今年以来,达仁镇深入践行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发展理念,按照“生态共治、环境共保、发展共享”总体思路,大力开展“五进”活动,全面整治“五乱”问题,持续推行“五化”举措,以“三个五”全力守护秦岭绿水青山。
一是“五进”活动转观念。将《陕西省秦岭生态保护条例》纳入“八五”普法重要内容,采取线上与线下宣传、正面与反面引导、常态化与专业化结合,组织开展条例宣讲“进校园、进机关、进村庄、进企业、进院落”五进活动,张贴秦岭生态保护横幅21条,发放宣传彩页2000余份,组织各类宣讲30余场次,每月在社会治理微信群内推送环保执法典型案例,以案释法、以案普法,教育引导群众打破“生态保护与己无关”的狭隘思维和陈旧观念,不断提高广大群众保护秦岭生态环境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。
二是“五乱”整治优环境。整合市监所、派出所、司法所、自然资源所、农综站5个单位执法力量,组建成立“生态110”联合执法大队,构建起合成化、专业化、专职化的综合执法力量,今年以来整治“乱搭乱建、乱排乱倒、乱砍滥伐 、乱挖乱采、乱捕乱猎”五乱问题100余个,真正实现青山常在、绿水长流、空气常新。
三是“五化”举措增成效。实行“网格化监管、志愿化服务、常态化治理、生态化产业、资源化利用”五项硬举措,既在守护绿水青山上出实招,又不断拓宽“两山”转化通道,推进发展方式转变,不断释放“生态红利”,提升了秦岭生态保护成效。今年以来,村级网格人员和志愿服务队累计巡查3060次,推动清理河道沟渠33.5公里。在扮靓生态环境的同时,达仁镇以“民富村强”为目标,大力发展生态产业,目前有茶园7.1万亩,桑园1.35万亩,两项生态产业综合产值达1.5亿余元,人均增收8700余元,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7%。达仁镇、象园村分别荣获“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”“一镇一业”“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”等国字号荣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