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口回族镇位于商洛市mg老虎机_老虎机游戏-轮盘赌博专家推荐城东南部52公里处,是全省三个回族镇之一,也是全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镇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镇。全镇辖9个村、1个社区,总面积168平方公里,总人口5045户17655人,其中回族1165户3649人,分别占21%和23%,有脱贫户1757户5880人,重点监测对象129户443人。近年来,西口回族镇立足自然禀赋和民族文化优势,挖掘镇域发展资源,抢抓省级重点帮扶镇机遇,坚持党建引领、智慧先行、生态先导发展思路,探索人才联动、村企联建、资源联享的发展模式,促进全镇产业“三变”转型升级,即产业“蝶变、聚变、质变”,实现了“民族和睦、社会和谐、乡村和美”。先后荣获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镇、省级卫生镇,“五治融合、六长管理”被评为全国基层社会治理优秀案例。
党建引领,人才联动,促进产业“蝶变”
西口回族镇坚持党建引领,把产业发展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、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有力抓手,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和示范带动作用,积极引导在外创业成功人士返乡创业,反哺家乡,挖掘本地优秀青年和产业能人跟着干,坚定不移的带领群众增收致富。
支部指路--引着走。坚持党委领导,明确发展方向,组织各村党支部书记到南京、杨凌及邻县等地考察学习,结合本镇实际研判确定了镇村产业发展思路,通过多次外出招商,引进8家农业企业发展水产养殖、“岭沟贡米”种植、北阳山牛羊加工等特色产业,建立产业党小组4个,鼓励在外党员群众发展清真餐饮300余家,直接带动就业2200余人。
党员领跑--带着走。针对产业发展面临的人才、技术、资金短缺难题,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发挥自身优势和示范带头作用,开展了“迎老乡、回故乡、建家乡”活动,吸引在外创业成功人士石学武等6名党员回乡创业,建成了占地百亩的“十里鱼坊”垂钓园、“岭沟贡米”基地和4个牛羊养殖基地,辐射带动45户大户发展种养殖产业。
群众争先--跟着走。村“两委会”通过群众代表会、村民小组会、院落乡音课堂等多种方式宣传产业发展政策,动员当地群众积极投身到产业建设当中,群众积极响应,流转土地1121亩、租让闲置农房112间和投劳517人次,确保民族特色产业健康发展。
智慧先行,村企联建,促进产业“聚变”
坚持智慧驱动,积极发挥农业行业先进经验及资源优势,汇聚群众集体智慧和村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,探索建立“支部+企业(基地、园区)+农户”的经营模式,以党支部链接集体经济合作社、企业、农户,农户配合促进企业发展,企业联合促进集体经济发展,集体经济融合促进群众增收。
企业引领提效能。发挥企业在产业发展中的纽带作用,以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兴一个园区,以一个园区打造一个区域业态标杆。引进mg老虎机_老虎机游戏-轮盘赌博专家推荐岭鸿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入驻水产智慧产业园,建设智慧物联平台对水产养殖进行实时监测、定时增氧、智能投料、科学管护,建成虾蟹水稻智慧混养园区510亩,其中小龙虾、大闸蟹精养标准示范塘300亩,蟹稻养殖塘210亩,年产值1500万元。岭沟贡米距今有200年历史,清朝年间作为贡米,镇村依托“岭沟贡米”优势,引进陕西岭沟红农业发展有限公司,种植岭沟贡米300亩,并取得有机认证,发展富硒鱼塘200亩,年产值800万元。
村企融合共发展。利用苏陕协作“四方共建”平台,在水产智慧产业园建设冷链仓储中心和农产加工中心,提升农特产品附加值。配套完善园区基础设施,新建柏油路11公里、园区产业路8公里、产业桥7座、供水渠3公里,为企业提供环境保障。原来村集体经济薄弱,现在通过园区引领、与企业合作经营、盘活资源和产业项目带动的方式壮大村级经济,全镇所有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均在10万元以上。比如青树村原来村集体经济只有5万元,智慧水产园区建设后,将冷链仓储中心和农产加工中心出租给企业获得租金、流转土地获得管理费、产业项目资金合作经营获得分红,现在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20万元。
群众参与共富裕。通过企业带动、群众参与的方式,群众在村企联建产业链中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增收项目,以参与劳务、流转土地、出租闲置房屋、销售农副产品和经营门店等方式获得收益。据初步估算直接受益农户775户,户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,企业带动317人,务工年增收2万元。
生态先导,资源联享,促进产业“质变”
西口回族镇北阳山喀斯特地貌景观享有“梦幻喀斯特,神奇北阳山”之称,其境内有万亩华山松林产、程家川千亩水产,资源优势十分显著。近年来,在保护生态资源的基础上,充分利用自身优势,长远谋划,抢抓机遇,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康养产业,持续推进产业振兴提质增效。
深挖资源潜力,打造康养胜地。以程家川水产智慧产业园的成功经验,辐射带动北阳山旅游康养产业发展,依托已有华山松山林进行科管、补植,累计发展华山松5.7万亩,连片带动北阳山喀斯特景区,规划建设北阳山喀斯特地貌地质公园和华山松康养休闲公园,打造“高山森林氧吧”康养地。今年,成功举办首届北阳山“赶牛节”,策划实施“我在秦岭有头牛”认领活动,通过现场和网络签约认养牛50余头,进一步提升了北阳山康养旅游的知名度。
完善基础设施,提升外部品位。围绕“北阳山登山步道”景区门户,建设景区路2条,配套建设户外露营地2处,可同时接纳600名游客,提升景区外围基础设施,建设生态停车场2000平米、旅游公厕6处;民居改造112户,改农户房屋为旅游民宿、农家饭庄13家;盘活闲置土地,建设小广场、布局小公园6处,实现民居景观化、功能多元化。在打造特色景区的同时,让周边居民享受到文旅融合红利,并以配套完善的两个公园建设,吸引省内及周边区县游客,打造“西口名片”。
推动资源整合,延伸产业链条。整合资源优势,建设涵盖清真美食、生态民宿、休闲娱乐、中医康养为一体的康养产业,进一步深化农旅融合,打造生态康养度假区,补齐农旅产业末端链条,建设清真餐饮35家、生态阳光房20个、民宿22家、特色烧烤园2个。通过延伸旅游产业链条,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,绘就了一幅“绿水青山”好颜值就是“金山银山”好价值的美丽画卷。